我相信真正的福是「富足,並不加上憂慮。」 因此,「理財要先理心」! 在這個園地,我將公告演講行程、分享對理財、心理、信仰與生活的觀察、也分享看過的書籍文章、上過的課程心得、或值得推薦的人事物。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我對獨立財務顧問的看法

前言: 這篇文章,發表於2006「認識CFPTM的十堂課」一本小書,由台北金融發展研究基金會出版。 見證了台灣理財規劃顧問產業的興起,雖然一路走來篳路藍縷,但是留下歷史的軌跡與見證是重要的,所以重新張貼於自己的部落格,提供給關心理財規劃顧問產業,或是消費者的理財權益的人參考。
我對獨立財務顧問的看法

就在上CFP系列課程中,我離開了服務近11年的保險公司,不是為了追求權力,更不是追求高薪,此過程轉折完全存乎於心的召喚 2001年金融控股公司法通過,允許金融機構在控股公司的大傘之下,跨業經營。 當時在競爭壓力之下,也因著自我期許之故,開始考許多理財相關證照,如第一期理財規劃人員、第二期信託人員以及第一期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 ,於93年年初,又開始投入第一期CFP課程研習,在學習理財規劃的過程中,確認了: 秉持客戶利益至上的態度及專業的理財規劃流程來提供完整的財務規劃服務正是我所要追求的。

等到離開前公司之後,看到許多金融同業仍陷於商品銷售的困惑、迷惘之中,第一線的理財人員/壽險顧問也在公司的業績壓力當中,失去自我。個人認為只有自己有好的想法不足以改變環境,因此不知不覺中也開始扮演積極推動獨立財務顧問執業模式的角色。

許多人問:”獨立財務顧問銀行保險公司夾擊下有市場嗎? 那我們要先問: “消費者的需求在現在的金融環境下都已經被滿足了嗎?” 每一個人都必須做好一生的理財規劃,包含現金流量、保險、投資、租稅管理等,使其可以在免於恐懼, 無所憂慮的情況下,實現各階段之夢想。 但目前金融機構所提供的,除了商品,還是商品。 到底消費者目前缺乏的是更多的商品? 還是缺乏有人了解其財務目標與心中的擔心與夢想, 以至於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妥善的理財行為來確保財務目標都能一一實現? 如果這是消費的需求,而市場上尚無人可以滿足,這豈不是廣大的潛在市場? 因此,需要有高度專業道德與專業知識的從業人員,願意以客戶利益優先的心態,以顧問式的行銷流程,為客戶解決財務問題與夢想,而非以可銷售出多少保單基金為目標。 只是消費者如何能得知這樣有專業道德與專業知識的顧問在那裡? 專業的標準又為何呢? 接受過CFP 專業課程訓練又通過其4E的嚴格要求而取得認證,自然代表了一定的客觀標準,雖然不是唯一的標準,但不失為客戶挑選財務顧問的簡易參考標準。 但是我們這些財務顧問(特別是CFP)有沒有讓消費者看到我們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存在是否真的為消費者創造了CFP所應該也是消費者所期待的價值?

我常比喻,CFP與一般從業人員之最大差別,就如同病患去看醫生與藥廠業務員的差別,CFP需要懂金融商品,正如醫生需要懂藥,才能對症下藥,藥廠業務員多少也要學習醫理,以幫助銷售,並期許自己賣對藥。但畢竟兩者之執業目標及屬性不同,醫生以看好病人疾病為目標,本應從各大藥廠挑選足夠且具有療效的好藥,但不宜附屬與任一藥廠,否則就會有失客觀立場。 因此, CFP既然是財務醫生,理想上就應該自己開業或聯合開業 (成立獨立的財務顧問公司) ,而不該隸屬於任何一家以賣商品為營業目標的金融機構, 各大金融機構應該只是獨立財務顧問的商品供應商,而非發薪資,訂業績目標的衣食父母。 這樣的組織架構,才能真正發揮CFP以保障投資人權益為最終目的之精神! 除非金融機構願意在旗下成立一獨立財務規劃部門,以提供財務規劃服務為主,其商品、管理都與總公司其他業務部門分開,績效也不以手續費收入為唯一標準,公司的商品也只是該部門商品線之一,同時沒有來自總公司的壓力如自己公司商品手續費/佣金要佔幾成、因為要接那一家投信的保管銀行業務,所以在一定期限內一定要扛該家投信新募集基金的分配責任額 如果可以出現,我十分樂觀其成,只是以台灣目前的金融業者普只是追求EPS的經營心態而言,容易出現嗎?

目前CFP產業尚處萌芽階段,要走的路還漫長,要克服的障礙還很多,放眼未來,我認為獨立財務顧問制度所面臨之挑戰主要有三:

一、人才難覓,由於市場還不成熟,目前多數人都在觀望,殊不知當多數人是處於被動狀況時,產業就沒有成熟的一天,如此,CFP證照將在此持續觀望的氣氛中,逐漸折舊,最終失去其價值

二、心態難改,顧問必須勇於粉碎自我的舊成績及習慣,不滿足於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新心態與新的工作技能,才能整合所學知識,發揮能量。

三、沒有成功軌跡可尋,目前尚無以CFP精神而成立之指標公司可以依循,或成功經驗,甚至失敗案例可以借鏡,只能在實驗中摸索。

未來尚有諸多考驗等待被克服,但一個產業從萌芽、成長到茁壯,過程本來就會充滿挑戰,有幸參與其中,一同見證,是一生中難得的機會,若您亦身處此領域中,不妨放下身段,突破舊有思維,為此產業之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