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真正的福是「富足,並不加上憂慮。」 因此,「理財要先理心」! 在這個園地,我將公告演講行程、分享對理財、心理、信仰與生活的觀察、也分享看過的書籍文章、上過的課程心得、或值得推薦的人事物。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 vs 中年再出發

上星期在一場退休研討會會場,聽著台上前全球證投顧總經理張夢翔(Ben)的演講時,忽然想到一篇文章,臨時上網搜尋,找到這一篇「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

魏爾(Bronnie Ware)是一名護士,專門在安寧病房照顧不久於人世的病患,她將自己對病患的觀察與心得記錄在部落格,受到矚目,並集結出書,名為「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 看完之後,才發現自己這兩年所作的改變或學習,正好呼應這五大遺憾。

我先把自己的這兩年的工作與生活的的幾項調整整理如下:


中年再出發一部曲: 辭掉辦公室工作,成為SOHO
中年再出發二部曲: 揹起書包上學去,重新作學生
中年再出發三部曲: 20年後重拾方向盤,接送小孩自由行
中年再出發四部曲: 戴上牙齒矯正器,重整口腔健康
中年再出發五部曲: 開始把自己專業更多用於公益服務

「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 vs  敏莉的回應

一、後悔沒有勇氣忠於自己去追夢,而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從全職工作退下,重組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心與時間安排;包括回家、念書,以及將個人專業導入公益服務>

二、後悔自己花太多的時間工作,後悔自己為了工作錯過小孩成長,沒有陪伴另一半。
<孩子放學時看的到媽媽;學開車,能接送小孩,增加親子互動時間>

三、後悔自己沒有勇氣表達內心的情感。
<透過過去兩年的學習,開始更深入覺察自己的情緒,也學習更敞開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四、後悔自己沒有和老朋友保持連絡。
<開始可以運用白天時間與老友連絡,重拾友誼>

五、後悔自己沒有快樂些,擔心改變而欺騙自己與他人,佯裝快樂
<透過過去兩年的學習,開始更多選擇作能讓自己快樂的事,也更誠實地呈現自己>

全文請見 人生第1憾事:沒勇氣去追夢 中央通訊社 報導
 
雖然我的改變與回應才剛開始,但是已經走在不讓自己未來後悔的道路上,內心真是愉悅。
 
面對多變的大環境,要能保持彈性、不要固著於年紀、經驗、財務,轄制了自己作選擇的可能性,常常禁錮自己的,不是別人、不是環境,多半是我們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