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真正的福是「富足,並不加上憂慮。」 因此,「理財要先理心」! 在這個園地,我將公告演講行程、分享對理財、心理、信仰與生活的觀察、也分享看過的書籍文章、上過的課程心得、或值得推薦的人事物。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如何看待你自己?

 Dears,

你如何看待你自己?  
女兒就讀的達人女中設計了一個以磨砂玻璃作成的公共藝術(人生四問)-設置於廣場上,希望師生在廣場散步、休憩時能靜下心來思考。在磨沙玻璃上,有以下四句(中英對照),引領進入生命的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何處去?」「生命的意義為何?」。

出處: 達人校園公共藝術-提昇心靈之美 - 新竹市培英國中第一屆校友會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63078/4896898#ixzz2jASQOwOx

分享 我的「拉法靈命更新課程」(原稱"醫治學")的上課菁華 ,關於 神怎麼看我們(世人):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財經剪報: 一棟以上非自住屋 財部擬課囤房稅

分享財經剪報

第一篇: 一棟以上非自住屋 財部擬課囤房稅

財政部年底將提出「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奢侈稅)修正草案,財政部長張盛和昨天說,將規劃配套措施,督促地方政府針對持有一棟以上非自住房屋者,加重課徵房屋稅......

全文閱讀 聯合新聞網

第二篇:

房產業反彈 批政府「囤房稅」違憲  

 
針對財政部擬對多屋族加課「囤房稅」,台中副市長黃國榮表示,台中市早就對第二棟房屋採較高稅率課稅,並無加課「囤房稅」的必要。 黃國榮指出,台中市現行作法,對民眾第一棟自用住宅課徵1.2%房屋稅,笫二棟以上非自住、非營業住宅課徵2%房屋稅,營業用住宅則課徵3%。.......

全文閱讀 聯合新聞網

敏莉回應:
文末提到: 現行房屋交易市場中,有不少購屋人因為房屋坪數不足,多是購買合併戶打通,交易後擁有二張房屋權狀,這種比率約占三分之一,魏嘉銘問政府,這也算囤房嗎?

我們家就有這種問題,請魏理事長繼續為民喉舌囉不過,打通居住卻沒有申請合併成一張門牌,缺點不只於此,還包括自用住宅利息扣除額只能申報戶籍所在的那一戶房貸利息,購買兩戶打通者,要先想好是否要申請合併門牌。

上帝不沉默:一位美國南軍的祈禱文

清晨新語20131029 電子報 : 上帝不沉默:一位美國南軍的祈禱文

Dears,
 
今天看一本好書  與神摔角
 
書中選錄了一首詩,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時,
一位南軍士兵寫了一篇簡單的禱詞:
 
這位士兵經歷了上帝的聲音,
並且仔細聆聽每一個字。
掙扎嗎?一定有的。
但這篇禱詞顯示了他掙扎的另一面。
他了解到上帝絕不以沉默待他。
 
他需要的只是聆聽。
-----------------------------
轉載自  與神摔角  第四章/上帝的沉默
 
我向上帝祈求力量,使我能夠達成目的,
祂賜下軟弱,讓我學習謙卑順服。
 
我祈求健康,使我能做偉大的事,
祂賜下病痛,讓我能做更好的事。
 
我祈求財富,使我能擁有快樂,
祂賜下貧窮,讓我能擁有智慧。
 
我祈求權力,使我可以得到人們的讚美,
祂賜下軟弱,讓我可以感受上帝的需要。
 
我祈求一切,使我可以享受生命,
祂賜下生命,讓我可以享受一切。
 
我所祈求的都沒得到,
卻得到所有希望得到的。
我無聲的禱告皆蒙應允。
所有人中,我是最蒙福的。


敏莉回應:

當我在接近20年前,因為一個基督徒的追求,走進教會,最後信了主,卻被他拋棄(呵呵! 相隔太平洋兩岸交往,他無預警地與前女友復合)。我曾經痛苦地認為: 上帝拿走了我最愛的我覺得最好的那一位。 但是當我繼續為我的婚姻禱告,直到我認識我先生,我們在禱告中交往,確定彼此是神所配合給對方的那一位,才決定進入禮堂,我才知道,神賜給了我,祂知道對我最適合、最好的那一位

【上帝小叮嚀】以弗所書 3:20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智慧的妻子


Dears,

最近在一個機會裡,有一位牧師單獨與我們夫妻面談,作個別的教導與輔導。他提醒我先生,要像耶穌一樣愛我,不管當下我有沒有道理、可不可愛。 他也提醒我,要敬重我的丈夫,即便要影響改變我先生的決策,要有智慧地溝通,因為女人需要被男人愛,男人需要被女人尊榮。這幾天看到以下這篇網路文章,再次成為我的提醒。 不要讓我老公覺得我常常像個老師一樣管教他、指正他(呵呵! 這是我老公對我小小的怨言。)
 
特別喜歡文章最後的一句話: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聰明理財 富足一生 理財講座

推薦理財講座訊息,兩大講師簡介:

邱正弘老師是我前同事,共事八年,我們一同建置了台灣首創的全方位財務規劃的標準作業流程與服務模式,邱老師極為重視消費者的權益,並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
 

朱岳中老師與我同為中廣理財生活通固定來賓而認識,朱老師對於總體經濟、共同基金、以及資產配置都有專業與實務兼具的深度。
 

歡迎自由報名!
http://mibfp.com.tw/news/main2_v.php?pid=650


莫忘初衷

Dears,

昨天晚上上課,賴念華老師提醒大家
無論是學心理諮商或是獻身作傳道人,當從事職涯的過程中感到疲累時,都要「莫忘初衷」。 
l   莫忘成為助人者的初衷是甚麼? 當初發生了甚麼事?
l   若是對於過去的獻身或投入「無感」,或是感嘆自己想不出來當初為什麼作這個選擇,恐怕就接近過勞burn-out的階段了
l   考上心理師只是第一張門票,有時候入園還要繼續買門票,或者才發現自己不適合玩了!
 
回憶過往,我學過的專業或是作過的職業變化很大
不像我先生一路走來 從報社經濟組記者 到 財經周刊、再到財經月刊
堅守在財經媒體業努力

而我的初衷是什麼? 我可曾遺忘或放棄?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大家一起去看《林書豪旋瘋》!

Dears ,

分享一則新聞: 《林書豪旋瘋》紀錄片上演了
兒子已經問我 可不可以帶他去看這部紀錄片
當然好!! 
而且我還要推薦大家一起去看
雖然 他的故事 大家已經耳熟能詳
或者 聽過他在台灣現身說法的演講見證
但是 結合成長紀錄與比賽剪輯的紀錄片 仍然完整又難得

人生在世都需要安全感、希望感、以及意義感!
我想,林書豪的故事是個兼具追尋人生希望(個人藍球夢)與意義(為神作見證)的美好故事!!  
讓我們在充滿負面新聞與能量的台灣社會中 注入一股清流與正面激勵能量!!  

劇情簡介
林書豪唱歌?林書豪討厭布萊恩?這些你沒見過的豪小子,在《林書豪旋瘋》這部紀錄片裡都能一窺究竟。片中,林書豪裹著印有獅子王圖案棉被的畫面,還在台北KTV內高歌卡通阿拉丁主題曲〈嶄新的世界〉,展現他童心未泯的一面。

本片完整記錄了林書豪追尋「籃球夢」的心路歷程,包括他從小到大的家庭與信仰生活、在哈佛大學的日子、挑戰NBA的過程、被金州勇士隊簽下的喜悅,歷經被兩支球隊釋出的挫折,一直到20122月,故事發生了驚人的轉折……

華裔紀錄片導演梁伊凡(Evan Leong)回憶道:「一開始的時候,他不想要有鏡頭對著他,他也不想成為明星,但我們很堅持。」最後林書豪被導演的誠意感動,終於答應接受拍攝。林書豪希望,透過分享這部紀錄片能激勵人們追尋自己的夢想。……..

更多請閱讀:http://ent.chinatimes.com/Album/Album_m5457.html

兩分鐘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14ooGPJZBs

<某位近距離接觸過林書豪的林媽媽說>
我知道林書豪沒有因為出名而瘋,這個暑假他和我都參加了教會夏令會和我老大睡同一寢室,和大家一起吃退修會的大鍋飯。

《林書豪旋瘋》於10/11日在台上映,對外的預售及包場價都在230元,團購是200元的優惠價,  有興趣者可接洽安可電影02-23890106# 28
高小姐

【上帝小叮嚀】約 4:4
    小子們哪,你們是屬神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本文 同為20131021清晨新語 電子報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改變我一生的美麗會堂-最後留念


這是台北靈糧堂宣教大樓主會堂--重新裝修前的最後留念。

1993年,我踏進了這個會堂,才會信耶穌,才會認識我老公、才會買下我們的第一戶與教會同社區的房子......我的人生從此不再一樣! 

謝謝你服務我們這麼多年,在這裡,我經歷自己受洗、以及二哥二嫂三哥媽媽女兒兒子受洗典禮、自己婚禮、小叔婚禮、爸爸與公公的追思禮拜、朋友的婚禮...以及自己站講台、先生作見證...等重大的日子以及無數的主日崇拜、禱告會、上課... 如今你終於要功成身退,讓教會為你重新妝點,相信你的嶄新面貌會更美麗,也更充滿神同在的榮耀!!  

萬分期待中!!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媒體資訊-中廣理財生活通

又要上中廣  理財生活通 節目了 

今天(2013年10月17日)下午兩點 在中廣流行網 FM103.3 要跟韻芬聊的單元題目是

金錢關係:
中國人把錢留給「未來」的自己,老美把錢留給「現在」的自己!
人生在世怎麼定義每個人的財富與自由?


聽過很多人說,喜歡聽我和韻芬對談,甚至是鬥嘴,很輕鬆自然,是阿! 我也很喜歡,跟她培養的默契,不是「還不錯」而已,是「非常好」!  每次訪談總是很有趣也很過癮。

今天的題目,很難得的是因為看到我部落格中的文章: 財富vs自由: 而決定的議題,歡迎你來空中 聽我們聊 對於「財務自由」的多元觀點!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台灣百歲逆時針青春超人!趙慕鶴 爺爺》 讀後感

Dears ,

分享 一篇好文   再分享讀後感 
 
台灣百歲逆時針青春超人!趙慕鶴 爺爺。
《商業周刊》第1206期出刊日:2011/01/03  撰文者:單小懿、吳和懋
相片:台灣百歲逆時針青春超人!趙慕鶴 爺爺。     趙慕鶴40歲當學校工友。 75歲當背包客,暢遊英、德、法國。  93歲到醫院做2年志工。 95歲考上研究所,98歲拿到碩士畢業,名列吉尼斯紀錄。 100歲他的書法被大英圖書館收藏。 101歲在香港辦書法展,並且成為暢銷書作者!活著必須創造奇蹟!    朋友:「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  老趙:「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      “我住四樓”。   “四樓?”“對,每天爬上爬下有個十來趟。”說話的人,民國百年(2011年)正好滿100歲,但生活起居全都自理,神采奕奕,健步如常人,他是青春老超人──趙慕鶴。   

 2009年,98歲的他從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念研究所之前,93歲在醫院當志工;志工之前,92歲才從空中大學畢業,也是國內最年長的大學畢業生。 “活到老,學到老”在他身上得到最深刻的驗證。    “我知道我可以的,”趙慕鶴說,“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做不成。”他勇敢嘗試人生,除了求學,也用於旅行。    74歲時,他獨自到歐洲自助旅行。不懂英文,也不會電腦,出國前又沒訂房,到底要住哪裡?“不用訂,”他老神在在的說,“每天下午五點鐘,你看有年輕人在車站遊覽回來,跟著走就找得到青年旅館。便宜啊!”他與背包客同擠20人一間的青年旅館,旅行五個月,全程只花新台幣16萬元。   

 旅經倫敦時,趙慕鶴寄宿在以前學生家裡,白天學生夫婦上班,他就擦玻璃窗、掃地,打掃完畢便出門旅遊,傍晚回家煮飯;他還取下廢棄木箱的木條,花一星期架起後院的籬笆,幫學生省下1000英鎊的工錢。   “我腦筋動得很快,就是靠這腦筋活!”他笑著說。     趙慕鶴活得精彩,歸因到原點,竟是以死亡為師。他說,“我這輩子就是逃難心理,人生是不停的逃難。”曾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與白色恐怖,九死一生的經歷,讓趙慕鶴認真活在當下,從不閒下來。    現在,他為了方便買車票、看病掛號,開始自習上網、學電腦;因為上網常須打英文,於是他在客廳牆上,貼了一排毛筆寫的常用英文字母,自學英文。   

 最近兩個月,一位高雄師範的同事剛退休,來家裡拜訪趙慕鶴,看到牆上的英文和桌上的電腦,脫口就說:“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趙慕鶴說完,自己也笑了。    逆時針精神,即打破老或病的框架,不因生理機能的老化  而自我設限,因為精彩人生,端看你用什麼心態去創造。     歷時兩個月,我們因製作《百年萬歲──青春老超人》,走訪多位台灣高齡長者,他們完全顛覆我們對銀髮族的刻板印象,令我們大開眼界。    誰說,七十歲後反應變慢,出國自助旅行很危險?八十歲後記憶力變差,電腦、英文,通通學不會?九十歲後骨頭脆弱,不能做高難度動作?一百歲以上太過虛弱,不能獨處,不能出門?     

 錯!唱戲、下腰、練字、讀碩士、學計算機,這群長者身上,彷彿有股逆時針的力量,讓他們突破限制,活出自我,活出熱情。他們,是一群擁有百年生命力的酷老人!    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蘭格研究,當老人把“那怎麼可能?”變成“為什麼不能?”改變自我設限的心態後,只  要一星期,八十歲的老人就能變年輕。逆轉的關鍵不在生理,而是心態,積極的心態將使人處於最佳狀態。     “逆時針”的關鍵包括:用心活在當下、擺脫自我限制的心態,以及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權。   

 所謂「活得用心」亦即活在當下,把心力集中在手邊的問題。例如,當九十六歲的趙慕鶴要報考研究所時,他想的不是“我都這麼老了,有可能嗎?”而是“要怎麼樣才能考上?”為了考上,他蒐集研究所信息,了解西洋哲學是他的弱項,就挑燈夜戰、虛心求教,一心專注於考試,於是考上。      其次,是擺脫自我限制的心態。老了,就一定不中用了嗎?一百零五歲、台灣最年長的鄰長黃闊嘴,勇於嘗試冒險,也是從未讓年紀限制自己的例子。他屬於行動派,做事常忘懷年紀,只考慮   自己想不想。七十幾歲時,他首度在海上騎水上摩托車,連年輕人都怕怕的水上拖曳傘,他也要飛上天去看看。快九十歲時,他和小區鄰居一起練陀螺。過了百歲,坐在椅子上,照樣能把大陀螺準確的拋甩出去。   

 逆時針的第三個原則,是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權。像是台灣最高齡乳癌鬥士王東明,從她五十歲發現高血壓開始,便持續記錄血壓的變化,這個小動作幫助她用心參與,為自己的健康建立起一種控制感。那是一種信念與期望,相信只要做一些事情便能有所改變,從而達到目標。    正如同“老”不是瞬間發生,而是在不知不覺間降臨,漫長的老年生活,卻不能到老了才開始準備。用心的積極態度,也必須趁身體還強壯的時候逐漸培養,一步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與行為。    蘭格博士對   逆時針研究做了總結:“如果你任由自己受到心態的限制,不再對活動投入心力,有一天,你才會真的“老”到什麼都做不了。”...    生活中唯一幸福就是不斷前進。   

 九十八歲老翁趙慕鶴獲得私立南華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十三日參加畢業典禮獲頒「勤奮向學獎」。這位享受生命、熱愛生活的老大人,是「超級模范老翁」!    趙慕鶴早年畢業山東曲阜師範學院普通科,四十歲來台任教高雄女師,該校改制高雄師範大學,任職總務主任,六十六歲退休。    「生活中唯一幸福就是不斷前進」,兩年前,他考上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趙慕鶴家住高雄,而南華大學在嘉義大林。兩年來,他過「通學」生活。到校聽課,清晨六時自高雄搭火車至大林,再轉公車到學校。他身體健康,  耳聰目明,獨往獨回,從未缺課。     他有生活目標,有自己的喜愛,無憂無慮享受現實生活可愛之處。他說,到南華大學研究所就讀,聽教授講課是最大的享受。   

 他永遠朝著黎明、青春方面看。他的指導教授陳德和說,趙爺爺上課認真,從不缺課,報告準時交出,學習與求知精神,令人感動。    「老年時像青年時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人生永遠是可愛的,也可永遠高高興興,向趙慕鶴老大人看齊!
問: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
答: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

趙慕鶴40歲當學校工友。 75歲當背包客,暢遊英、德、法國。 93歲到醫院做2年志工。 95歲考上研究所,98歲拿到碩士畢業,名列吉尼斯紀錄。 100歲他的書法被大英圖書館收藏。 101歲在香港辦書法展,並且成為暢銷書作者!活著必須創造奇蹟!

我住四樓四樓?   對,每天爬上爬下有個十來趟。  說話的人,民國百年(2011年)正好滿100歲,但生活起居全都自理,神采奕奕,健步如常人,他是青春老超人──趙慕鶴。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基督徒為什麼要學理財?

 神賦予人最大的權柄與任務,就是「治理這地」,當然也包括金錢在內。因此,「基督徒如何打理錢財」不但是為個人或家庭生活需求所要學習的課題,也是承接治理使命的重要學習。

一、基督徒常見的理財迷思

1.把投資當理財

當我們談到理財,你立刻想到甚麼?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建立支出次序,理財效能備增

建立支出次序 理財效能倍增
 
    談到理財,有些人會以下兩種反應其中一種:
1 理財?! 我是月光族,哪有錢理財?
2 理財?! 我只會存錢耶! 不會理財!
    其實,這兩種族群雖然財力不同,但是分別以為「存錢」或「投資」才是理財,其實這是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
    存錢與投資其實都只是理財的一環。 一個人從有第一筆收入開始,如何分配這筆收入,用於哪些支出項目,用多少錢,這些都是理財決策。 因此,理財的根基是從支出的分配與管理開始,即便累積到百萬或千萬資產,你對於花錢的價值觀仍然繼續影響你未來的財富品質,只是金額被放大而已。 因此錯誤的支出管理觀念在小錢的時候還不顯得問題嚴重,反而是金額放大之後,發生財務危機更難救。支出的優先次序就會影響未來的理財品質。
    現在,讓我把支出分成三類,分別說明之: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敏莉的部落格開張了!!

我終於成立部落格了!! 

因著持續作個人授課、演講、寫稿與當學生的生涯,為了保持與外界互動,也積蓄未來可能對消費者開課或出書的曝光度與能量,過去兩三個月裡我一直在「成立部落格」與「臉書粉絲專頁」之間掙扎,後來因為自己比較熟悉臉書,所以先成立了粉絲專頁,但是,經過一個多月的測試,有過使用粉絲專頁的經驗與感覺後還是決定要成立部落格,再經過一個多禮拜的實驗測試,陸續貼文11篇後,決定今天正式公開,因為我覺得在粉絲專頁與部落格之間,部落格還是更適合我,有幾個感受跟大家分享:

2013年10月演講授課行事曆

公開演講
* 10月25日家家歌珊堂教會 社區講座
   主題: 你的保險保險嗎? 
  

   對象: 有興趣之社區民眾/消費者  (免費公開講座 無須報名)
   時間: 20:00~21:30
   地點: 台北市興隆路三段207巷6弄8號

             (台北市文山運動中心斜對面家家社區內)


專班課程
* IARFC 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 認證課程
 主題: 退休規劃
 時間:9:00~17:00
10月5日 南山人壽桃竹專班
10月9日 南山人壽台北專班
10月18日南山人壽台北專班
* 10月25日德明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職涯講座
   主題: 走向康莊大道-我的金融理財職涯路
   對象: 德明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大四學生
   時間: 13:20~16:10
   地點: 台北德明科技大學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教養手札-姐姐篇(刺蝟蛻變了)20131003

立萱作品 看的出來她的手巧 以及 晚自習有多混...

    因著設立部落格,把之前寫過的教養手札找出來,重新上架,看到自己這三年來一年一篇寫立萱的成長軌跡,真是驚呼不已!
  
   
    兩年多前,一年半以前還為了她晚上愛看電視,要用遙控鎖來執行"母權",我形容她在"刺蝟"(刺人)與"小鳥"(依人)之間變幻莫測,如果用"刺蝟"與"小鳥"出現的時間來比喻,國一大概是7:3,而且刺人的話語直札你心,叫人傷心又氣憤,被她激到,還常常引出我最原始的反應--捏她臉頰,叫她不可以講這種話!!  但是事後又後悔。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牧靈諮商-失落反應四階段

黃龍杰老師「面對危機時的身心反應」課程摘要
 l  失落之後---哀慟的心路歷程
Kubler Ross是美國精神科醫師,安寧療護的先驅。
她於1969提出四階段的「失落反應」或「喪親反應」

一、「不」能接受(Denial)     
     典型反應:怎麼可能?! 不可能!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