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參加康麥克牧師特會他講到一個故事,有一位牧師走進教會時,經過兩個弟兄,兩位弟兄都要找他,就跟他打招呼,想跟他多說話。但牧師因為趕著要證道,心中有點焦急,走路很快,也就沒很積極回應弟兄,打聲招呼就走了。
第一位弟兄心裡想:牧師今天大概很忙,我晚一點再去找他。第二位弟兄心裡想:哼!牧師果然不重視我,我找他都不理我!
其實,牧師對兩位弟兄的反應完全相同,事實也只有一個,但是兩位弟兄的解讀卻完全不同。康麥克牧師要表達的是“因為我們的感受是來自於我們對事情的解讀,而不一定是來自於事實”而我們對人事物的解讀,會受到自我形象與對人信任程度的影響 (正面或悲觀? 易信任人或多疑? 自尊或自卑居多?) 求神幫助,讓我們用以愛神創造人的信念來看待自己和別人,不要太急著負面定論別人對我們的動機。真有懷疑,多一點澄清,允許追求多一點證據 再下判斷,自問一下:他這樣作,除了我想像的這個原因,會不會還有其他可能?要相信,世上不是每個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都跟我一樣,那麼我們對人的包容度與人際關係相信會更好!也求神幫助,有神的智慧,讓我們真認得出人的詭詐,但更不輕易冤枉或誤會他人。
【上帝小叮嚀】箴言 20:5 人心懷藏謀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人才能汲引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