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真正的福是「富足,並不加上憂慮。」 因此,「理財要先理心」! 在這個園地,我將公告演講行程、分享對理財、心理、信仰與生活的觀察、也分享看過的書籍文章、上過的課程心得、或值得推薦的人事物。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財富 vs 自由

【財富 vs 自由】
     過去一年來,我就讀於教會舉辦的生命培訓學院,終於通過出勤、作業、考試、以及參加短期宣教等學習要求,前天慶祝結業,非常開心。 在這裡,暫不先分享我的上課心得,倒是想先分享我在結業後跟理財與生活有趣的觀察。

     每週四天,每次上課半天,要維持一整年,對大部分的人而言代表著必須要辭掉工作一年、或是少接很多案子,總的來說,收入不是歸零就是銳減。 所以從財務上來看,應該是要累積很多儲蓄的人,不然就是已經退休的人,才有資格或是才敢投資這樣的時間來念書吧! 但我卻發現在我們班70位左右的同學中,20~35歲的年輕人占絕大多數,而且他們大多數口袋不深,甚至全無積蓄的也有。 反倒是跟我一樣有20年以上工作經驗,累積了一定財富的中壯年族是相對少數。 但是難道像我這樣的中年人都不想放下工作一年,追求更深入認識聖經真理、更深地認識自己、並尋求人生的意義嗎? 當然不是!! 而且依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在進入中年之後,會更渴望尋求人生的意義。 但是就我了解,很多人即便已經擁有存款,但卻因為停下一年的預期收入損失,或是擔心害怕一旦暫停或暫離原來的工作軌道,就無法回到原來的職場或有更好的工作選擇,以至於不敢隨己意地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即便是一年的時間。 看來,"失去財富的相對機會"甚至比"既有財富的絕對值"更能影響我們作決策。

     如果是你,究竟是在相對擁有金錢時比較自由? 還是沒有太多的金錢時更自由? 或者都不自由? 還是都不受影響,你都會很勇於實踐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 恐怕是因人而異。

     我很高興,過去這一年,我勇敢地放下原有的工作、收入、推掉過工作、廣播主持、電視通告、以及課程邀約,只保留一點點理財諮詢、課程演講、與寫稿。 以至於我有一個不同的生活體驗,看似從職場中引退,也蠻像退休生活的樣貌,。 剛開始,我也曾想過,如果我推掉這個課程,有別的老師接手後,我會不會就接不回來了?! 但是,我跟上帝「打打電報」之後想通了,如果去念書是我想清楚想做的事,也是經過禱告知道是神祝福的決定,神就會為我留舊路,或者開新路,我有甚麼好擔心的呢!

    經過這一年我更確定,"缺少金錢"或許會影響我們一些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擁有金錢"也並非是你會得到自由的保證!! 決定你是否擁有自由感,是來自於你做決策時,是偏向依據個人信仰、個人價值觀、內心的夢想、內心的恐懼、家人的意見、還是社會觀感….來作決定呢? 愈是基於外在趨力愈感到無奈,你清楚自己作決定的主要驅策力嗎? 這是你甘心樂意的嗎? 你知道你可以有所選擇嗎?   即便是基於"責任"等外在因素,但是如果經過整合,你發現"承擔責任"就是滿足你個人的最大信念與價值,你也會轉為甘心樂意,享受自己的決定!!  重點是你認識自己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